栏目分类东北有个扶余古国,首都曾在吉林市和农安?最后咋被高句丽灭掉了
你的位置:网赌游戏软件开发app三张牌 > 新闻动态 >东北有个扶余古国,首都曾在吉林市和农安?最后咋被高句丽灭掉了
发布日期:2025-10-12 12:50 点击次数:172在东北地区,有一个你可能熟悉的地名——扶余市,它现在是吉林省松原市下辖的县级市。但你是否听说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扶余古国呢?这个神秘的古国曾经在东北大地上书写了六百多年的辉煌篇章。 据史料记载,扶余国建立于公元前2世纪,直到公元494年才最终消亡,是东北地区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这个古国的疆域相当辽阔,以今天的吉林市为中心,向西延伸到农安县,向北涵盖松原市,向东抵达黑龙江双城,向南则包括辽宁昌图,方圆约900多公里。在鼎盛时期,扶余国拥有3万多户人家,总人口超过20万。
考古发现为我们揭开了这个古国的神秘面纱。2021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永安村发现了两处扶余时期的房屋遗址。出土的陶盆、陶罐等生活器皿,生动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也让我们得以一睹这个古老文明的独特风采。 关于扶余国的起源,历史学界存在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西汉初年,生活在长春一带的扶余族联合其他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另一种说法则追溯到更早的炎帝时期,认为扶余族是炎帝后裔的一支,经过多次迁徙最终在东北定居。还有学者提出,扶余族的祖先可能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地区。这些说法各有依据,真相或许永远成谜。 在存续期间,扶余国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往来。汉、魏、晋等朝代都与其建立了友好关系。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鲜卑族的崛起,这个古老王国开始走向衰落。公元285年,鲜卑军队突袭扶余国,导致国王自杀,国家一度灭亡。虽然后来在西晋的帮助下得以复国,但国势已大不如前。 公元346年,扶余国将都城迁至今天的农安县。令人不解的是,这个历经劫难的国家并未吸取教训,反而频频挑衅新兴的高句丽政权。最终,在公元493年,高句丽彻底灭亡了扶余国,并在其故地设立扶余府。后来,这里又改名为著名的黄龙府,成为辽金时期的重要战略要地。 如今,扶余市与这个古老王国确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作为当年扶余古国疆域的一部分,这片土地承载着悠久的文明记忆。虽然关于扶余国的历史资料并不丰富,但那些流传至今的只言片语,依然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曾经辉煌的古代文明。这段被时光尘封的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颂。 发布于:天津市